什么是电子元器件

2020.07.31

电子元器件是构成电子设备的基本单元,它们是电路的一部分,用于控制、处理和传输电信号。电子元器件可以分为两大类:无源元件和有源元件。



有源元件:这些元件需要外部电源才能工作,它们可以放大、生成或控制信号。常见的有源元件包括:

晶体管:用于放大信号或开关电路。

集成电路(IC):集成了多个电子元器件的微型电路,用于实现特定功能。

二极管:用于整流、钳位或稳压。

场效应管(FET):用于放大或开关高频信号。

光电器件:如光电二极管、激光二极管,用于光信号的接收和发送。

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:用于执行计算和控制任务。


无源元件:这些元件不需要外部电源即可工作,它们通常用于改变电路中的电流、电压或频率。常见的无源元件包括:

电阻器:用于限制电流或分压。

电容器:用于储存电荷,滤波或耦合信号。

电感器:用于滤波、振荡或阻抗匹配。

变压器:用于转换交流电压。

连接器:用于电路之间的连接。

开关:用于通断电路。


电子元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,从简单的家用电器到复杂的通信设备、计算机和航空航天系统。随着科技的进步,电子元器件正朝着更小尺寸、更高性能、更低功耗的方向发展。


微信
邮箱
contact@ronweihk.com
留言